近日,Sony Pictures(索尼影业)宣布取得 POP MART(泡泡玛特)旗下人气 IP “Labubu”的电影改编权,引发投资者、潮玩爱好者及行业分析师广泛关注。
对于泡泡玛特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版权交易,更是一次面向全球市场的战略押注——通过影视化转化其潮玩 IP ,从中国潮流文化出发,试图撬动国际娱乐市场的新机会。

索尼为何看中Labubu?
近年来,索尼逐渐由硬件制造商转型为全球娱乐和内容公司。索尼官网报道称,《2025 年公司报告》明确提出“Creative Entertainment Vision”,强调最大化IP价值、延长生命周期并实现全球商业化。
从投资角度分析,索尼选择 Labubu 正值潮玩和盲盒文化在全球年轻群体中持续升温的阶段。
《The Playlist》指出:“索尼影业已获得拉布布的改编权……这标志着该工作室再次尝试将一个深受喜爱的角色打造成一部面向全球观众的四象限电影(four-quadrant film)。”
为什么索尼会牵手泡泡玛特打造的Labubu?
一是Labubu有很强的用户黏性。目前市场上的潮玩社群活跃,二级市场交易频繁,粉丝基础稳固。
二是打造出以潮玩为主题的生态闭环。从盲盒玩具到影视、主题活动、周边产品都具备可操作性。
三是迈出全球化的第一步。泡泡玛特虽然起点在亚洲,但其目标在全球。目前,泡泡玛特在中国及东南亚市场已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并且在东南亚已经落地,这些基础,更容易向欧美年轻群体推广。
《路透社》指出,泡泡玛特正以“迪士尼式运营IP”策略,将 Labubu 打造成可以全球发行的潮玩角色。
泡泡玛特的IP生态与渠道优势
从趋势上看,索尼与泡泡玛特的合作与市场需求是一致的。
在 Barbie 电影成功后,好莱坞掀起“玩具改编电影”热潮,投资者开始关注“玩具→电影”的逆向商业模式。
比如,美国第二大玩具企业美泰公司目前转型成为一家知识产权公司,致力于授权其热门IP(包括芭比娃娃、风火轮和UNO)以收取版税。
2023 年,芭比娃娃大电影的成功引发了一场小型的粉色革命,美泰公司从中获利颇丰,其他 15 家以上的公司也生产了芭比娃娃主题的服装、家具、床上用品、珠宝,甚至还有牙刷。
而Labubu 的潮玩文化、收藏价值和粉丝社群正符合这一特质。
在IP方面,泡泡玛特通过盲盒机制、线上线下融合、社交传播和二级流通,形成完整 IP+渠道+社群闭环。
索尼提供成熟的影视化转化能力、全球发行网络及品牌延伸经验,可将 Labubu 快速推广至欧美、北美及拉美市场。
Forbes 报道显示,索尼通过 TikTok 等平台推动内容营销,实现影视IP粉丝参与与口碑扩散。
其实,双方的合作正是价值互补、IP互补的体现:泡泡玛特提供潮玩文化和粉丝社群,索尼提供全球影视发行能力。
这种目标一致、均希望将亚洲IP推向全球的想法,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条件。还能够通过玩具热度为电影造势,电影成功反哺玩具销售,形成闭环。
泡泡玛特的全球化增长新路径
影视改编可为 Labubu 、提供好莱坞背书、快速提升海外市场认知和品牌溢价。《The Playlist》指出,这是典型的“玩具——电影——全球化”模式。
影视化带来票房、流媒体版权、衍生品授权及主题活动收入,减少对盲盒单一销售模式依赖。
泡泡玛特借助索尼合作,不仅是IP授权,更是向内容运营商转型。在潮玩时代,这意味着不仅创造玩具产品,更要创造粉丝——社区——内容——体验闭环。
我们现在还无法断言双方合作能否成功,不过,索尼押注 Labubu,是其全球IP战略与娱乐布局的必然选择。泡泡玛特与索尼合作,是一次面向全球市场的战略升级。若合作顺利,泡泡玛特有望打破盲盒红利局限,实现从中国潮玩品牌到全球娱乐IP运营商的转型。
(参考资料来源:aastocks、reuters、forbes;图片来源:泡泡玛特官网)
加载中,请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