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家电品牌倍科松下有望成为二手家电翻新市场的双引擎。
9月29日,倍科宣布其翻新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将扩大二手家电翻新回收的规模,从试点走向工厂生产线。
这意味着倍科翻新家电进入大规模、标准化流程阶段。通过统一零件替换、工厂质检和批量化作业,将退回或报修的家电转化为高质量的二次产品进行销售。
2024年4月,松下启动“工厂更新”计划,覆盖洗衣机、冰箱、电视等13类产品。自2001年以来,24年时间松下累计回收超过 2000万台家电,并逐步形成了全球化的翻新与再制造体系。
倍科和松下为什么对二手家电翻新市场持续投入?
市场规模增长加速
答案写在数字上。
researchnester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翻新家电市场规模超过535亿美元,2025年估计约为579.9亿美元,预计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5%,到2037年将突破1959.1亿美元。以北美市场为例,随着人们对可持续性和循环经济实践的认识不断提高,北美市场有望在2037年达到695.5亿美元。
聚焦于单个市场以英国为例,marketresearchfuture数据显示,2025年~2035年,番新消费电子市场预计将以13.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35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扩大至160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欧美二手家电并不是突然火爆
欧美消费者愿意购买二手家电有其历史和现实背景。
首先,在工业化早期,尤其是一战与二战期间,因工业产能有限与材料紧缺,设备和零部件的修复、重建(remanufacturing)成为常态。这一习惯在战后延续到民用领域,逐渐形成了接受二手家电的消费文化。
其次,二手家电市场在欧美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与规模化。许多消费者将购买二手家电视为一种理性、环保、负责任的选择,而不仅是经济压力下的替代。
第三,交易模式日益系统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与消费紧缩趋势,为二手市场带来机会。欧洲翻新市场已从“补充性”走向“主流化”,正在从价格驱动转向“可持续价值+平台信任+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在哪里?
近年来,欧洲家电市场正在经历一个由“售卖新品”向“延长产品寿命、循环利用”转型的过程。倍科松下翻新二手家电正是循环经济的产物。
在英国,二手家电市场用户群体以学生、年轻职场人士、低收入家庭和租客为主,他们往往追求性价比,希望在有限预算下满足日常需求。
同时,一部分中产阶层因环保和循环经济理念,也积极选择二手家电。价格是核心吸引力,通常比新品低 40%—70%,这使得二手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和吸尘器等成为畅销品。
整体来看,英国二手家电消费呈现“价格敏感+环保意识”的双重特征,渠道多元,市场活跃。
在美国,eBay平台上,二手商品和翻新商品占 eBay 商品交易总额 (GMV) 的 40%。
这表明,二手商品在欧美市场正日趋活跃。
政策支持
从消费理念上来看,欧美社会普遍认为“买二手并不丢人”,甚至会被视为理性、环保的象征,与“炫耀消费”文化差异较大。
在政策层面,欧洲要求制造商承担回收与再利用责任,使翻新从“环保义务”变成“商业必答题”。
部分欧洲国家,比如德国、荷兰、北欧会补贴循环经济项目,甚至给二手电器维修和再利用提供税收优惠。
以德国为例,德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法》鼓励资源再利用,地方政府设有“回收中心(Recyclinghof)”。甚至德国部分联邦州和市政部门对二手家电项目给予补贴。
当然,德国要求正规二手家电销售必须符合能效和安全标准。翻新产品通常带有质保(6—12个月),这种信任感推动了二手家电市场的正规化与规模化。
模式有别但目标一致
虽然倍科与松下都在提速二手翻新家电,但两者模式上还存在差异。
倍科的模式是,强调工厂化、标准化,将翻新从“零散维修”转为“规模生产”,并且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零件替换、统一检测流程,这种方式有利于降低成本、保障质量,并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松下的模式是,更注重资源循环系统建设,在各国建立高效的资源循环系统。在欧洲,松下推出专业设备的翻新认证项目,附带最长12个月保修;在英国,松下电商平台已上线翻新电视专区,价格优惠且享有官方保障。
倍科更像是“推进规模化的先锋”,而松下则是“建立体系的布道者”。二者路径不同,但殊途同归——二手家电翻新正在成为主流市场战略,而非边缘补充。
二手家电春天来了
站在循环经济的大背景来看,以欧洲为例,二手翻新家电每年可为行业节约数十亿欧元的制造成本,同时可减少废弃电子垃圾,节省大量原材料与能源消耗。
欧美家电市场正经历一轮变革,从卖新品到延长寿命,从一次消费到多次循环,从价格战到可持续竞争。
未来,谁能在质量标准、消费者信任和规模化模式上实现突破,谁能把“可修、可服务、可再售”纳入产品与商业模式的核心,谁就能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赢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