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端产业和科技前沿 长虹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产业报国”

@森科技 出处:网络 2021-07-12 09:26

瞄准高端产业和科技前沿 长虹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产业报国”

Sammo||撰稿

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的红色精神,不断催人奋进、百尺竿头。对拥有红色精神的企业来说,同样能持续迸发出奋斗激情。6月30日,长虹在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小试放大实验显示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该材料的研发有助于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

瞄准高端产业和科技前沿 长虹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产业报国”

其实自成立以来的一个甲子岁月里,长虹此类突破数不胜数。正如长虹董事长赵勇所说,作为中国制造代表之一,长虹新时代的“产业报国”,必须要瞄准高端产业和科技前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打造硬核科技,勇攀技术高峰,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中求发展,在变革中谋未来。而作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国制造企业的代表,长虹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各项突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从个体到产业 看得远

作为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长虹是在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的环境中于1958年诞生的。客观说当时并未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效仿,很多产业诸如民用电视机等,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中成长起来。

然而,汗水终究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奇迹。1972年,长虹研制出首台9英寸黑白电视机;1983-1984年,获批引进长虹首条彩电生产线;到了上世纪90年代,长虹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自此,质优价廉的大彩电进入千万家庭。

瞄准高端产业和科技前沿 长虹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产业报国”

长虹用“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红色精神,突破了外企的技术封锁,成功赢得了用户认可。在自身取得巨大成功之时,长虹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体现。在其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参与进来,彩电成为中国民族工业一面旗帜,让一个近乎依靠舶来品的产业脱胎换骨,变成完全拥有自主话语权的产业。

时移世易,如今情形与上世纪有了天壤之别。

然而尽管时代在变,但长虹坚持“产业报国”的初心未变。现在,长虹已从单一的彩电巨头,逐步发展成涉及家电智能制造、信息电子以及物联网、轨道交通等多个产业布局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居中国电子百强第六位,居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7位。长虹控股已拥有四川长虹、长虹美菱、长虹华意、长虹佳华等四家上市公司,以及长虹民生、长虹能源、中科美菱等多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瞄准高端产业和科技前沿 长虹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产业报国”

同时,在智能家电制造、冰箱压缩机、物联网模块、5G某特种连接器、航空电源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成为国内外“隐形冠军”,并成为诸多领域的领头羊,以新时代“产业报国”的理念为指导,贡献着自身价值。

从规模到先进 行得稳

从增量到存量,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升级。过去几十年,包括家电在内的很多产业经历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也是从落后到超越、从低端到先进转型蜕变过程。

这种实时且持续的变化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考验它们是否具备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眼光,更考验着它们适应日新月异形势、主动突破自我的本事。特别在产业规模起来之后,难免又面临关键技术被外企“卡脖子”的现象,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要在产业链上建立全维度自主话语权。

作为诞生在红旗下的国企,长虹在60余载岁月里,用持续创新和稳扎稳打,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特别在规模经济见效,不少企业满足于现状的时候,长虹在成绩面前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选择主动跳出舒适圈,与外企短兵相接,向上突围寻求高质量生长。

带动制造产业跨越规模鸿沟,实现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的升级就是典型之一。借助“跨界”、“开放”、“包容”等合作理念,围绕5G、人工智能等技术热点,在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平台及技术、应用等层面,积极尝试先进技术与产业布局的深度交融。

以两方面为例:智慧家庭业务方面,长虹以物联网家电终端为载体,以多样化的智慧家庭应用场景需求为指引,大力拓展“产品智能化+服务个性化”的业务模式,向家庭用户提供端云一体的多元化生态服务体验;智能制造方面,去年1月,国内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在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正式投产,这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可以实现计划、工艺、采购、物料与成品、制造生产全流程与底层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集成。

这样的案例随着长虹持续升级而变得屡见不鲜,实现自身从规模到先进突破之时,也为国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变革范例,从而带动着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从传统到科技 迈得狠

目光短浅换不来市场话语权,沉迷规模赢不回产业主动权,同样,墨守成规担不起未来所有权。对企业来说,必须深度转型,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换句话说,60余年的变化很多,甚至说决定命运的重大变化不少,才是一个优秀品牌正确的姿势。

纵观这60年,长虹的每一次革新都极富意义,而且它的革新,并不是对传统产品的改良再造,而是利用先进科技对自身进行彻头彻尾的革故鼎新。

比如在2013年,物联网概念依旧寥寥,家电行业整体行事风格还略偏保守的大环境之下,长虹董事长赵勇就提出了向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转型的新“三坐标”智能战略。虽然在当时长虹触“网”和智能化的行为在当时并未引发更广泛的响应,甚至还被认为是冒进,但事后却证明长虹的初步探索恰恰是产业勃兴的催化剂。

时至今日,哪怕是再小的企业都不会对智能化、物联网等避而不见。而长虹呢?已然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代表性企业。6月中旬,长虹牵头提交的全球首个“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获批立项,更是确立了在物联网领域的领先。长虹的一小步,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一大步。智能化方面同样如此,作为率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家电产品上落地的品牌,长虹高端智能电视、冰箱和空调,一直是长虹家电坐镇第一阵营的关键。

这些年,从传统到科技,长虹这一步迈得够狠。这些年,从老旧到新生,长虹更是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红色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智能化、网络化相互协同,规模化、数字化相互交融,科技长虹旧貌换新颜。

况且,这种方向坚定的投入是持续攀升的,以数字化为例,长虹在研发投入方面的费用持续增长。2016年,长虹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为1.61%,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了2.66%,同比增长18.88%。加上资本化研发投入,其研发投入高达25.12亿元。

最终,在多力并举之下,长虹基于物联网的“硬件+软件+内容+运营+服务”五位一体智能生态雏形初具。一个科技有活力、品牌更年轻,拥有产业报国理念和苦干实干红色精神的的新长虹也随即展现于众人面前,其不仅是过去六十多年持续变革的新面孔,更是十四五及未来科技领域的大看点。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观的原创打动您!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下观点,共同为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出力。对科技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关注“森科技”。】